0
0
0
0
专栏/.../

从 Oracle 到 TiDB,重构辽宁联通 600 亿数据生产力

 社区小助手  发表于  2025-07-24
转载

编者按
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通信行业面临着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和业务场景多元化的双重挑战。辽宁联通作为东北地区领先的通信企业,通过引入 TiDB 分布式数据库,成功打造了集实时分析、高可用架构、多库合一管理于一体的数据基础设施。本文基于辽宁联通网络 IT 系统架构师付昌昌在 TiDB 地区活动沈阳站的演讲内容,分享 TiDB 在辽宁联通的短信业务分析、AI 智驭工单系统、5G 网络规划等场景中的落地实践,展现如何通过 TiDB 实现企业实现降本增效、敏捷运营与智能化决策,为运营商数据库选型提供可复用的标杆案例。

作者|辽宁联通网络 IT 系统架构师 付昌昌

数字化转型困境:数据洪流与传统架构瓶颈

辽宁联通,作为中国联通在东北区域的网络指挥部和运维枢纽,其光纤网络覆盖全省,固网宽带用户市场占有率 71 %。辽宁联通全省共有 6000 余人自有员工团队,网络服务全行业覆盖,具备全省政府、金融、企业等重点单位各级组网项目的成功经验。随着 5G 业务普及、物联网设备激增,其核心业务数据呈现几何级增长,传统单体数据库在实时分析、高并发处理及弹性扩展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。

  1. 性能瓶颈:基于 Oracle 单机部署的运营分析系统,无法承载当前辽宁联通持续增长的数据规模,也无法满足业务实时性需求。
  2. 成本陡增:为支撑业务增长,需频繁升级小型机配置,硬件采购成本增加,且扩容周期长,严重滞后于业务迭代速度。
  3. 架构复杂:传统架构中,不同业务系统(如短信分析、工单管理、5G 规划)分别搭载于独立数据库集群,形成数据孤岛,跨系统数据整合需依赖 Kettle 等 ETL 工具,耗时长且数据一致性难以保障。

辽宁联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构建高效可靠的一体化架构,要求数据库具备:

  • 弹性扩展能力:支持在线横向扩容,从容应对各种特殊节点的短信峰值(如春节期间业务量突增 300 %)。
  • HTAP 混合负载:同时支撑 TP 业务(如工单实时调度)与 AP 分析(如用户行为建模),满足大数据量实时分析需求的同时,避免传统 OLTP + OLAP 双集群架构的高昂成本。
  • 运维管理低成本:通过自动化运维特性、灵活的扩展性、强大的故障恢复机制、高可用性设计以及全面的监控诊断工具。
  • 国产化与开源生态:符合政策要求,降低对国外商业数据库的依赖。同时开源社区可持续提供技术支持。

TiDB 在辽宁联通的落地实践

经过严格技术选型与 POC 测试,TiDB 凭借分布式架构的天然优势,成为辽宁联通的核心数据底座。辽宁联通生产集群基于 7 台 X86 服务器搭建,承载 102 个数据库、约 5200 张表及 600 亿条数据,覆盖运营决策支持、AI 工单系统、5G 网络规划等关键场景。

短信业务实时分析:支持分钟级关联分析

短信业务作为联通传统优势业务,其流量波动直接反映市场动态。辽宁联通自研的短信分析系统需每 5 分钟完成约 2000 万条新数据与 30 亿行历史数据的关联分析,而 TiDB 的分布式计算架构稳定支撑高吞吐量实时分析,满足 5 分钟计算实效要求,同时支持快速查找 TOP 10 错误码,并且支持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错误数据基准值,帮助团队更好地定位问题和评估优化效果。

  • 技术实现:TiDB 通过列存引擎 TiFlash 加速聚合计算,利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将数据分片至节点并行处理,结合智能索引优化,压缩查询延迟,满足业务对实时性的严苛要求。
  • 业务价值:运营团队可实时捕捉用户行为变化,同步调整业务策略,推动相关业务收益提升。

AI 工单处理应用:优化成本与效率

在网络运维领域,辽宁联通原有 19 人团队负责 7×24 小时工单处理,包括故障派单、进度跟踪及结单审核。传统模式下,系统响应效率低且需要耗费较高人力成本。辽宁联通基于 TiDB 实现 TP 应用,打造了 24 小时在线的智能工单处理系统。

  • 智能化改造:使用 TiDB 分布式锁功能,通过悲观锁实现工单获取与状态更新,避免多节点并发处理导致的冲突。结合 RPA 技术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)自动接收工单、大模型(LLM)解析工单反馈语义,系统可自动化完成工单审核、归类、汇总。
  • 成本与效率优化:值班人员从 19 人精简至 2 人,工单处理效率提升 89 %,响应时间缩短,人力成本大幅优化。
  • 安全性优势:相比于 Redis ,TiDB 作为天然的分布式数据库,自带高可用特性,用 TiDB 来实现分布式锁是更优选择,既能满足需求,又能简化架构、降低单点部署风险。

5G 规划数字化项目:数据驱动精准建网

5G 规划数字化项目是 5G 网络建设的重要前置工作,建设涉及海量地理信息(如基站经纬度、人口密度)与业务数据的融合分析,需实现乡镇、行政村 4G、5G 基站覆盖、地铁隧道覆盖率和人口覆盖率等数据的自动计算。辽宁联通选择 TiDB 作为数据底座完美承接项目数据

  • 规划效能提升:TiDB 将地理信息数据与业务数据分片存储于 TiKV 集群,利用分布式 JOIN 操作实现多维度关联分析。通过向量化执行引擎优化,数据的空间连接计算耗时降低,规划效率提升。

辽宁联通 TiDB 使用收益与体验

辽宁联通将所有自研应用统一部署于单个 TiDB 集群,102 个数据库集中管理,实现了“数据集成更简单,数据分析更轻松、数据分享更便捷”。

  • 系统架构:所有项目通过权限控制、数据视图连至单个 TiDB 集群,替代多数据库独立部署。
  • 集成效率:跨业务数据整合无需 ETL 工具,通过 SQL 视图实时关联,操作复杂度降低。
  • 性能收益:1 亿条数据查询 20 秒,量大时通过 TiFlash 加速; 原生支持JSON 数据类型,查询效率提升;兼容 MySQL 语法,应用迁移几乎无需改代码。
  • 管理优势:单节点故障自动切换,业务无中断; 统一集群管理,运维人力投入显著降低。

TiDB 分布式架构具有良好的弹性扩缩容能力,支持多云部署和中心架构,同时具备向量数据存储以及向量检索功能。未来,辽宁联通计划尝试多云部署,借助 TiDB 的 AI 集成能力,引入大语言模型增强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动态分析。

运营商数据库选型建议

辽宁联通的实践验证了通信行业数据库选型的关键要素:

  1. 可靠性优先:保障数据资产安全是第一位,应选择运行技术有保障、性能稳定、路线可靠的数据库底座。TiDB 具备分布式共识算法(如 Raft)、多副本强一致性的架构,确保数据不丢失、服务不中断。
  2. 技术通用性:具备技术泛化能力,支持 MySQL 协议兼容、HTAP 混合负载及标准 SQL,降低应用迁移成本与技术学习门槛;
  3. 长期经济性:横向扩展架构避免硬件投资浪费,开源模式降低授权成本,智能化工具(如自动索引推荐)减少运维人力投入。

结语

TiDB 以其“分布式架构+ HTAP 能力+自主可控生态”的组合拳,助力辽宁联通优化数据治理,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参考。正如辽宁联通架构师付昌昌所言:“TiDB 不仅是技术工具,更是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伙伴。”在 AI 与 5G 深度融合的未来,这种伙伴式的技术合作,将驱动运营商企业迸发出更强大的创新势能。

0
0
0
0

声明:本文转载于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DmZdbznWOZJOOsE5pbEaoQ

评论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