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言
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电商公司,业务涵盖线上零售、订单处理和用户数据分析。随着业务量激增,日均订单量已达百万级,原有的MySQL数据库面临严峻挑战。
主要痛点在于:
首先,高峰期并发读写导致响应延迟显著,影响用户体验;
其次,存储成本随数据膨胀快速上升,MySQL的压缩效率有限;
最后,维护高可用架构复杂,故障恢复时间(RTO)难以控制在分钟级。
参与本次活动,旨在评估平凯数据库(TiDB)敏捷模式能否以更低的运维成本解决上述问题。经过两周深度测试,结论是:敏捷模式不仅平滑应对了挑战,其存算分离架构和自动压缩特性更带来了意外收益,直接实现了降本增效。本次体验完全达到了预期,团队已决定将其用于新的用户行为分析项目。
二、平凯数据库敏捷模式功能体验
1. 数据迁移体验 从MySQL迁移至TiDB敏捷模式的过程极为平滑。我们使用推荐的DM工具,按照官方文档《从小数据量MySQL迁移数据到TiDB》的指引,完成了约500GB核心订单数据的迁移。全程无需停机,通过全量+增量同步,最终数据一致性验证无误。迁移过程中,DM工具的监控界面清晰展示了同步状态和延迟,便于运维。 2. MySQL兼容性 TiDB高度兼容MySQL 5.7协议,我们的业务应用几乎无需修改代码(仅有个别SQL语句因锁机制差异需微调)便直接连接上线。JDBC驱动、常用ORM框架(如MyBatis)和SQL语法(如窗口函数)均正常工作,极大降低了迁移的开发和测试成本。 3. 压缩比:降本增效显著 这是本次体验最惊喜的部分。迁移前,MySQL中该业务数据占用磁盘空间约500GB。迁移至TiDB敏捷模式后,在执行手动compact(使用tikv-ctl工具)后,磁盘空间降至约180GB,压缩比接近3:1。命令如下: bash 查看TiKV数据目录大小 du -sh /path/to/tikv/data/dir 存储成本的直接降低非常可观,对于长期运营而言意义重大。 4. 在线DDL操作易用性 在线进行DDL操作的能力远超MySQL。我们测试了常见的 schema 变更: - 为千万级大表添加字段(ALTER TABLE ... ADD COLUMN ...)耗时仅秒级,且对业务无感知。 - 修改字段默认值、调整varchar长度等操作均瞬间完成。 - 创建索引(CREATE INDEX)过程未锁表,应用可正常读写,体验流畅。 5. 高可用/容灾(三节点) 通过TEM平台部署了三节点敏捷模式集群。我们模拟了单个TiKV节点宕机的故障: - 系统在20秒内自动感知故障并开始将宕机节点上的Region Leader重新选举到健康节点。 - 期间应用仅有短暂(约3秒)的抖动,无任何数据写入失败或不一致。 - RPO=0(无数据丢失),RTO控制在30秒内,完全符合预期。 6. 可扩展性 - 节点扩展:测试了从单节点扩展到三节点,通过TEM操作,仅需数分钟且全程在线。扩展后,Sysbench只读性能提升近2倍,写入性能线性增长。 - 功能扩展:额外部署了TiCDC组件,用于将实时增量数据同步至数仓。添加过程简单,通过TEM界面选择组件即可,对运行中的集群性能影响极小。 7. 性能表现 使用Sysbench进行基准测试,对比同等规格的MySQL(InnoDB引擎)。在oltp_read_write场景下,TiDB三节点集群的QPS表现稳定,且P95延迟在并发200线程时比MySQL低约40%,完全满足我们高峰期的性能需求。 8. TEM易用性 - 部署:通过TEM部署敏捷模式集群异常简单,全程图形化引导,约15分钟即可完成一个生产可用集群的部署。 - 多集群管控:我们在TEM中部署并管理了2个集群(测试+生产)。其统一的监控、告警和巡检功能(如一键健康检查)极大提升了运维效率。 - 高可用:TEM自身也采用三节点部署并建立了互信,确保了管理平台的高可用性。
三、电商行业数据库选型考虑
平凯数据库敏捷模式是一款面向云时代的现代数据库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极致的弹性伸缩能力、卓越的存储压缩效率、透明的高可用容灾以及通过TEM实现的极简运维。它并非仅是MySQL的替代品,而是提供了一个能伴随业务共同成长、无需担心数据库瓶颈的下一代解决方案。
行业场景建议: 对于电商、金融、IoT等数据增长快、并发高且对可用性要求严苛的行业,平凯数据库敏捷模式是理想选择。特别适用于:
1)需要弹性扩缩容以应对促销等活动的业务;
2)寻求从MySQL无缝迁移并降低存储成本的企业;
3)希望简化分库分表等复杂架构,用一套数据库应对HTAP混合负载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