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在全球经济寻求新动能的背景下,企业“出海”已成为发展的热点话题。平凯星辰受邀深度参与了近期的 2025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,分享自身在开源与全球化道路上的探索。以此为契机,我们希望结合多年的实践,沉淀并分享我们对于全球化范式的核心观点,为当前的出海热潮提供一个发自实践的思考。
出发的基石:以全球智慧构建世界级产品
在大会的“全球开源创新发展论坛”“数字原生大会暨企业全球化论坛”等多个环节,平凯星辰联合创始人崔秋、副总裁刘松分享了公司的成长路径。我们认为,一切全球化战略的起点,是一个能被全球市场所信赖的技术与产品。
平凯星辰联合创始人 崔秋
平凯星辰从创业第一天就选择了开源模式,这成为了打破地理边界、实现全球协同的基石。在《中国开源数据库全球化之路-平凯星辰开源出海探索实践》的分享中崔秋谈到,开源帮助公司打造了一个以产品价值驱动的强劲增长飞轮:卓越的产品吸引海量全球用户,庞大的用户基数催生活跃的社区生态,全球贡献者持续反馈并贡献代码,最终以集体智慧共同打造出更强大的产品。
这种正向的螺旋式迭代,不仅让 TiDB 获得 Gartner 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,长期位列 DB-Engines 关系型数据库排行榜中国数据库第一,也为我们带来了持续的商业增长。可以说,是全球化的社区,共同成就了产品的技术领先性。
实践的洞察:真正的全球化,核心是本地化
有了全球化的产品和社区,是否就等于成功的全球化?我们的实践回答是否定的。在服务全球用户的过程中,我们深刻体会到,高频次的跨国差旅和远程协作,难以跨越文化隔阂与语言壁垒,更无法深耕当地的商业与技术生态。
基于这些经验与挑战,我们提炼出这样一个核心洞察:真正的全球化核心是本地化,全球化的深度,取决于本地化的精度。
这个洞察根植于我们的基因。刘松在演讲中表示,作为一家数字原生企业,平凯星辰相信“生而全球”,在战略布局上不应有中心与边缘市场之分,每个市场都值得被同等尊重和深度服务。同时,这一洞察也要求我们将“合规先行”作为服务本地化的基本承诺。无论是欧盟的 GDPR,还是美国的 CCPA,严格遵守当地法规,是构建市场信任、实现可持续经营的基石。
行动的印证:做中国本土生态的“共建者”
理念需要行动来印证。对我们而言,“全球化即本地化”这一理念的核心实践地,正是我们出发的土壤——中国。作为一家从中国走向全球的本土企业,平凯星辰始终扎根中国,将服务本土市场、与本土生态共荣视为自身发展的核心责任,构建了集本地研发、行业纵深服务和生态全面融合的战略布局。对于平凯星辰而言,中国市场是全球化版图最重要的基石和核心区域,全球化和中国市场不是二选一。
此次大会期间,我们参与并见证了“数字友好开源社区”的启动。我们选择积极成为中国本土生态的贡献者,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注脚。我们的目标,已从单纯的运营层面,上升到与本土产业生态“共建、共荣”的战略高度。
展望未来,平凯星辰将继续以全球化的技术积累,深度服务于中国本土的创新。我们将继续深耕中国,为客户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基础,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商业的敏捷,助力客户实现技术升级与业务创新。